赤足訓練與跑步不會受傷嗎?
在我與學員介紹訓練方式時,通常都會收到諸如此類的疑慮,但是我「強烈」建議你將赤足的概念落實於生活或訓練當中。
關於足部
人體的腳掌有著26塊骨頭,33個關節,並有超過20條以上的肌肉所組成,我們的雙腳負責支撐我們的體重,影響我們的站、走、跑、跳,跟你一整天活動都有非常大的關聯。
一節一節的腳指頭、一段一段的關節,我們的足部存在著大量的本體感覺受器,而本體感覺簡單來說是對於自身姿勢及身體部位在空間與環境的感知能力,也輔助視覺及平衡感知覺。
讓我們能感受地面、地形的各式各樣變化,壓力分布及身體重心的位置,平衡的能力,以及力量的傳遞。
多數人面臨的問題
足部的健康對我們來說相當的重要,然而對於現代人來說,我自己本身的看法,有兩個主要原因會影響足部的功能。
1. 久坐的生活型態,長時間不動,身體逐漸適應這種狀態,漸漸喪失本體感覺的控制,導致各式各樣的問題產生。
2. 「鞋子的選擇,對於我們的足部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如下圖,現在主流的鞋子設計,在於鞋底的部分都是相當厚實,看似有良好的支撐與緩衝,但反面來看也降低了本體感覺的回饋,改變了足部的結構與力學機制,不正常的關節負荷,導致有些肌肉發力有所限制。

過於厚實的鞋底會降低本體感覺的回饋。/圖片來源
過窄的鞋頭,影響著身體左右平衡及對抗側向的能力。而女性朋友常穿著的高跟鞋,進而導致足跟的傾斜,讓更多的體重落在跖骨頭並且產生壓迫,縮短跟腱,身體體態歪斜,導致力量無法傳遞,影響其他部位的代償,像是膝蓋、髖關節、腰椎,提高疼痛以及身體的失能,現代人足底痛、膝常見膝蓋痛、下背痛、都有一定的關聯。

現在常見的鞋子普遍在楦頭太窄,又或者尺寸不合/圖片來源

楦頭太小、不合適的鞋頭,或者是太少活動的足部,限制趾頭外展的能力。
赤足訓練的好處
赤足訓練最直接的好處,就是恢復人體的自然地行走動作模式,也稱為『步態』。
其他好處包含以下:
1.掌握身體的重心控制,提升本體感覺,避免身體的歪斜。
2.建立良好的足弓,連結足底與骨盆底肌及橫膈肌,有效啟動深層核心。
3.優化步態的推進能力,有效創造ground force。
4.透過赤足步態分析,更了解身體的狀態。
5.提升身體平衡與協調:良好的本體感覺有利於重心及知覺上的回饋、提升變換方向的能力、動作轉換上擁有更好的發力、協調、平衡能力,降低疼痛的產生。

建立足弓,讓身體具備良好的支撐能力。

透過分腿站姿訓練ground force,利用前腳足底向後拉,後腳向前推,產生良好的推進能力。
循序漸進
現在我們知道赤足訓練的好處,但是要從舊有的習慣改變過來也需要時間,以下幾點你需要留意:
➩開始的慢:先設定較短的赤足訓練時間,建立足夠的身體意識及控制,再提升時間。
➩安全的地面:先從室內平坦且較硬的地面開始,再試著讓足部適應不同狀態,像是草地、沙灘等。
➩改變日常穿著習慣:選擇平底且楦頭較大的鞋子,讓足部能有良好的活動,獲得清晰的本體感覺回饋,像是vivobarefoot等。

結論
健康仰賴許多層面,而不是單一方向,當我們越熟悉對於身體的細節掌控,就能讓整個身體運作起來更有效率,而『足部』的健康就是你不可忽視的一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