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訓練:健身要有成效,這一步先做對!

『你為了什麼開始?』

無論你的訓練目標是為了調整體態、力量提升、增肌減脂等,有件事是你從頭到尾都會放在心上的,那就是「我現在做的是有效的嗎?」
我的回答是:「你夠了解你自己嗎?」
現在我們可以看到因爲時下流行、追求曝光度、運動產業興起帶來的龐大商機、網紅抽佣、線上課程,以及媒體所塑造出來的審美觀,開始出現各式各樣的飲食法、訓練方法,玲瑯滿目的營養食品,或是訓練各種為了吸眼球的表面肌,導致一般人在尋求健康的道路,資訊爆炸,不知道自己到底該怎麼做。
現實面來看,許多論述並不符合邏輯,或者想從個體的角度、制式的流程與內容試著套用在大多數的人身上,而忽略了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個體,面對人、事、物的心態、情緒反應也都不一,無法對症下藥的結果,衍生出來的問題就是失敗的案例層出不窮,跌入一個不停尋找更好辦法的「惡行循環」中。
然而在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下,看到別人可以達成,而自己卻不行,開始的自我負面思考,「我天生就這樣子了」、「努力根本沒有用」,進而放棄或是採取更極端的方式。 而真正有效的方式,首先你「了解」自己有多少,你掌握越多,就能更貼近目標的達成。

『關鍵一步:重新認識自己』

在這裡與你分享我本身對於目標達成的一些看法:

(一)設定目標

 

目標必須是合理且可行性的,而非天方夜譚,例如:一個月瘦10-15公斤這類的,目標的設定、完成時間必須符合邏輯。

 

(二)生活型態

釐清什麼你平常長時間所維持的姿勢、習慣、動作、壓力等。 像是久坐、單手提重物、蹺腳,又或者是壓力太大導致呼吸急促、肩頸酸痛、腰酸、膝蓋痛等各式各樣的文明病,這些情況的產生對於身體或多或少產生肌肉失衡、骨架歪斜、疼痛與不適的問題。
對於想要開始運動的你,身體處於什麼狀態會決定運動效率的高低。

 

(三)飲食

飲食並非只是把東西吃進肚子,我們用不著對於熱量以及重量斤斤計較,或是使用某種飲食方法,同時也撇開瓶瓶罐罐的營養食品,而是真正去理解食物對身體的反應(例如:消化順不順暢、精神狀態、情緒反應),均衡攝取營養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相對來說,營養價值高的食物,給予身體就更加有效率去運作。

 

(四)訓練的方式

你的訓練方式是否符合自然法則,是否與你日常生活大部分的動作模式更加貼近,你的身體像是一個不停在運作的機器,每一個動作,來自於各個肌肉、關節等,合力完成,訓練的內容是否涵蓋全身性,顧及平衡與協調能讓身體運作效率最大化,而非注重單一肌肉的訓練。

 

『結論』

最後,請相信你是最特別、獨一無二的,不需得到別人的認同、或與他人比較,也不要操之過急。 你的身體陪伴著你一輩子,上述所提到的概念,並非一次要做到最好,而是有明確的方向,循序漸進,一天比一天更加進步,藉由自我調整與強化,達到理想的狀態。

如果想要更清楚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態,可以尋求不同專業背景人員來獲得協助,對於今天的分享你有什麼想法或是問題嗎?歡迎在底下留言跟我分享!

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