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失能」,你我都該重視的問題!

8 12 月, 2021


關節不適、減重、體態以及運動表現的提升
始終困擾著你嗎?

或許失能的身體是一切的主因,它影響的範圍比你想像的還要更廣!

完整影片:royfit01/instagram
訓練前:
體重:95公斤
跑速:21.6公里/小時
骨盆歪斜(左側腳落地)、
右邊腰部壓迫折痕(右側落地)

訓練後:
體重:73公斤
跑速度:28公里/小時
骨盆、腰部問題改善
闊背肌肌肉增長,連結軀幹到骨盆

這次的前後對比來自於Roy我自己,除了身體的功能有效提升外,在體重、體態

上也有大幅度的下降以及運動表現的提升。

過去的我身體存在著一些狀況,像是兩腿出力不平均、不對稱、單邊腰痛以及單

邊的髖部不適與時常發出聲響,以往處理方式都針對局部來解決問題,短時間的

確舒緩,但是長久下來問題改善幅度有限。


而當我站在跑步機上,進行全速衝刺時,所有的問題也就浮現出來,

也能透過慢動作分析理解到,身體所產生不適的地方,往往只是受害者。

身體從上到下,由內而外彼此牽連著,當一個地方失去它原有的功能時,可能就

會影響到其他部分,然而透過跑步這樣身體大量肌肉、關節交替運行的動作,

更讓我知道問題點出現在哪裡,以及使用Functional Patterns的訓練方式來調整身體。

從95公斤到73公斤,總共花了一年三個月的時間達成,讓身體回到適當的體重,整個身體的運作效率簡直是提升了好幾個檔次。

大部分的人談到如何將體重降低,不外乎會問我是不是運動量很大或是在飲食上進行嚴格的控制。


回過頭來回想我的減重過程,我大概維持一週三次的運動,在飲食上也沒有使用

什麼樣的飲食方式或是攝取特定的食物,我盡量均衡攝取各種不同種類的食物。

當然飲食的確是減重的關鍵,然而在探索哪種飲食法或「有效」的菜單時,

我們需要把注意力拉回,身體是否處在一個「失能」的狀態。


身體關節存在壓迫、歪斜不單單只是動作效率上的呈現、體態外觀,

也會由外影響到內在的臟器運作與活動空間、能量系統失能等等,

當你無法具備有效的身體運作狀態,即便你吃得再健康、飲食控制多認真以及多賣力的運動,整體效益都是非常低的。

延伸閱讀:什麼是Functional Patterns (FP) ?


詳盡介紹從疼痛到無痛,突破傳統框架的健身新趨勢

『結論』

當長時間去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態時,人體就像一個精密的機器,沒有絕對單一的答案可以套用在問題上。

很多學生都會問能否有快速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答案是「沒有」。

你的身體從出生到結束的那一天,比起任何事物,它都值得你花時間去觀察你的活動能力、心理狀態、每口攝取的食物所帶給身體的反應等,努力找回身體的主控權。

歡迎分享